公司名稱:北京中首精濾科貿有限公司
聯系人:蘇曉敏
聯系電話:010-83386101
傳真:010-83386101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鎮辛莊村68號
最近,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總顧問姜春云同志的新專著——《生態新論》(新華出版社2013年)出版,閱后長思,頗有感慨。
春云同志長期從事與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等相關的研究、實踐和管理、領導工作,在生態文明理論和實踐諸方面發表過很多高水平的著述。《生態新論》是在其多年來主編、撰寫、發表的一系列有關生態和生態文明的專著、論文、講話和信函中,經過精心選擇、提煉、梳理、歸納,積集出版的一部生態文明新著。全書從研究人類歷史發展演變的歷程出發,對宇宙和地球生物圈演化的規律、人類文明發展歷史與環境變遷的關系、古今中外生態思想、科學技術和政策法規、生態道德以及科學考評等有關生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課題,作出了深刻的思考和詳細的闡述,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經濟、社會、人文、信息和生命科學等諸多方面,對于讀者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理解天、地、人所遵循的自然規律、科學規律,都會大有裨益。
關于生態文明,不同的研究分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作出認識和理解。從廣義來看,生態文明是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和諧共生的生存方式為內涵,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環境與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文明新形態。這種文明形態表現在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是體現人類取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文明成果的總和。從狹義來看,生態文明建設是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并列的現實文明形式之一,它著重強調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所達到的文明程度。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科學規律、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既是我國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現實需要,也是全社會的共同心愿和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春云同志在《生態新論》一書中,力求把生態文明在廣義和狹義兩方面的理解和認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對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和豐富內涵作了獨到的闡釋,進而有力地論證了“人類社會順自然規律者興,逆自然規律者亡”是人類社會興亡的不變法則。在書中,作者擷取古今中外生態思想的精華,追溯了生態文明的理論來源,通過系統分析從原始文明階段,到農業文明階段,再到工業文明階段,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理解和運用的發展歷程,論述了生態文明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種新型文明形態。書中既有對歷史的回顧,也有對現實的剖析,并以大量的數字和例證提醒我們,“不顧生態承載力和環境容量,片面追求GDP的過快增長,是導致生態、環境欠債的重要根源。片面追求經濟過快增長,是導致生態退化、環境惡化、民生受到危害的發展,是不合格、不文明的發展。”新世紀以來,我們黨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黨和國家的執政理念、國家戰略和發展目標。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作者在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說明,提出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的偉大創舉,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又一次重大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在全書的后半部分,作者結合數十年潛心研究之所得以及多年相關管理、實踐工作的經驗,圍繞破解生態環境危機、解決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從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生態環境價值評估、環境政策與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建立科學考評體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觀點和辦法,探討了如何實現生態文明的轉型之路。書中專門談道,“我國應當抓緊研究形成新的核算指標體系即‘綠色GDP’體系,以取代現行的單一的GDP核算體系。并把以綠色GDP為核心指標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生態治理考核評價體系上升到政策和法律高度。這將有效改變目前存在的不顧資源與環境損耗、單純追求經濟量增長的非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推動整個經濟由粗放型增長模式向集約型模式轉變。”正如作者所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階段,我們必須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當前,如何用生態文明的理念來引領和推進各地區、各領域的科學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中正日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綜觀《生態新論》一書,既有較高的理論性,也有豐富的知識性,還有相當強的可操作性,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本很好的參考材料。相信它的出版發行,對生態文明的研究和實踐工作,必將產生極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衷心期望,廣大讀者能從中汲取更多的知識和營養,進一步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觀念,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攜手努力,團結進取,形成全社會共建生態文明的強大合力,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共圓美麗中國夢!